【杰新聞】25年來最大法國🇫🇷罷工還沒結束,現在卻連學生也要罷課!?
這件事讓我聯想到發生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,因為無政府主義者孔本第(Daniel Cohn-Bendi)的登高一呼公開反對越戰,這個導火線促成了一連串的抗議活動。事情的時空背景相當複雜,在當時,正好是二戰嬰兒潮的這群國高中生正要進入大學的時刻,不過大學資源過度排擠,而學校老舊僵化的入學管道引起大學生相當不滿; 此外,經濟成長率剛好也來到二戰之後的新低點。學生佔領了南特爾大學 (Université de Nanterre)的行政大樓,在警力進入校園後,工人階級加入了抗議活動,佔領了公共建築,交通大幅度癱瘓,可以說是那個年代多數人的鮮明記憶。
從五月風暴,朋友們可以知道學生在社會運動中,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,雖然之後五月風暴的運動宣告失敗,但這樣的動員能量卻讓當時的總統戴高樂 (Charles de Gaulle)展開多項的社會改革。
而在今年11月初,1名就讀法國里昂第二大學的 (Université Lumière Lyon-II) 在學生餐廳以汽油自焚,這件事在法國的主流和社群媒體上引起高度討論,自殺學生在社群媒體上聲明說他在在學期間承受極大的經濟壓力,他更想透過自焚來向現在的政府和歐盟抗議。
“ 今年是我第三次重讀大二。我的就學補助被拒絕,但就算有通過,每個月也只補助 450歐元(折台幣約 1萬5,095元)。”
“ 每個月450歐元夠我生活嗎?在我們畢業之後,我們要工作和納稅多久時間,才能累積到足夠的退休金?到處都是失業,我們國民真的會有社會補助嗎? ”
朋友們如果在twitter上查詢 #laprécaritétue (焦慮殺人),會發現這是11月以來其中一個相當熱門的關鍵字,經濟上帶給法國學生的焦慮與壓力,已經促使更多學生走上街頭,在罷工運動仍舊進行中的法國,醞釀中的罷課是否會成為改變動能,促成政府正視學生的經濟需求和聲音呢?
如果正如影片所說,每1歐元的教育投資,會為國家帶來3歐元的教育回報,那麼學生的聲音,政府未來會採取什麼行動?
#laprécaritétue
#法國大罷工
#五月風暴
#杰宇的法文邂逅
#杰新聞
中文編譯:Grace
影片版權:TFI